2016年9月1日 星期四

「孔子宰中都」是最早的文化傳承示範

    

「孔子宰中都」是最早的文化傳承示範
http://fmtsai.blogspot.tw/2016/08/blog-post_97.html

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接受專訪(2016-04-15)
《大學》中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上自天子下到民眾,人人都要以修養自身為根本。4月1日,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接受《文化周末》記者專訪,從明德修身講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首善之區建設。楊朝明認為,「儒學其實就是修身之學,弘揚傳統文化就是如何做人的問題,當所有人都把做人的問題解決了,這個社會就一定會充滿愛。」他特別提出,傳統文化示範區,其實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建成了,「孔子宰中都」就是最早的文化傳承示範,它傳承的是孔子心目中的「先王之道」,示範的是包含有規則秩序、尊長敬老、仁愛誠信等在內的價值信仰。

孔子時代的傳統文化示範區

「傳統文化示範區,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在中都建成了,那就是最早的文化傳承示範區。《孔子家語》記載說:孔子宰中都,『四方諸侯皆則之』。孔子做得好了,各地的諸侯都前來學習,這應該就是示範區了。」楊朝明說。

孔子宰中都,做得這樣好,所以魯國國君說,「用你這個辦法治理魯國可不可以?」孔子說,「別說用它治理魯國了,治理天下都可以。」由中都到魯國,再到天下,這就是文明空間的放大。「弘揚傳統文化的『首善之區』其實是一個縮影,就像當年孔子宰中都一樣。孔子能把中都那個地方治理好,當然就能把全國治理好。」楊朝明說道,「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的建設成為國家戰略,列入「十三五」規劃,這是中國當代文化建設中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事情。近代以來,對於文化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這與近代中國社會劇烈的變動有關。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文化進行反思。當走出疑古迷茫,並在學術上正本清源之後,大家對於文化的認識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示範區」能夠被列入國家戰略,這本身就說明對於文化問題、對文化重要性的認識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今天的文化建設必須立足於傳統文化,或者說當代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一定要深深紮根於中華文化的土壤中。

中華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代表,儘管傳統文化包含了諸子百家以及儒、釋、道等等,但是,當人們真正了解儒家文化,真正了解孔子學說的時候,就不難發現孔子是中國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可以說,國家將「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列入「十三五」規劃,作為一個國家文化戰略,標誌著舉國對於孔子儒學價值的重視,這是學術界辛勤探索的結果,也是經過近代以來的曲折之後,對文化問題提高認知的結果。「所謂『善』抑或『首善』,這樣的概念本身其實就帶有示範的作用與意義。作為孔子故里、儒學故鄉,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理所當然地應該走在前頭。」在楊朝明看來,傳統文化的傳承和首善之區的建設二者是一致的。「傳統文化傳承示範區」的建設其實隱含著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或任務,那就是「示範」。或者說,這是「傳統文化傳承示範區」的題中應有之義。既然是示範區,那就必須做得好,做得到位,做得精準。無論是在建設目標上,還是傳承途徑上,尤其思想認知上,都必須把握孔子、儒學與傳統文化精髓,能夠掌握文化的特質和特性。不然的話,傳統文化的傳承可能會走偏,或者就是抓不住根本,流於表面化。要避免這些傾向,就對傳統文化示範區提出一個很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須成為一個樣板。

儒家的修身之道離每個人都很近

如何把孔子儒家的正面形象告訴人們?如何才能把儒家文化深層次的內涵、儒家的根本精神發掘、發揚光大?楊朝明認為,「當我們真正做得好、做得善的時候,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傳承下去,我們才真正具有示範的作用。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儒學傳播中居於主導地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才能走出國門,引領世界。」

儒家精髓是超越現實、超越時空的,有些東西無需轉化,把一些話翻譯過來今天就適用。楊朝明舉例說明這一問題。如孔子說:「雖有國之良馬,不以其道服乘之,不可以道里。」這是說,國家雖然有很多的良馬,我們如果不按照馬性去駕馭這些馬,再好的馬也發揮不了作用。這就像那些優秀的人才,他們就需要合理的機制與適合的工作與生活環境。孔子又說:「雖有博地眾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雖有廣博的國土和眾多的人民,如果不以正確的方法治理,國家也強大不起來。這都是孔子兩千多年前說過的話,但放到今天來看依然很適用,依然振聾發聵,發人深省。

孔子還說過這樣一句話:「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道,其實體現在每個人的身上,每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體現出一個人的素養。傳統文化就是講素養的,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究竟做成了一個什麼樣的人,就表現在人的言談舉止上,表現在工作態度上,表現在為人處世上。「曲阜這兩年都在搞『儒學節』,儒學節其實應該就是『修身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儒學是修身之學,是為人之學。我們弘揚儒學需要通過一定的形式,但形式也一定要體現內涵。」楊朝明說,儒家講推己及人,所以孔子講忠恕之道,什麼叫恕?恕就是推己,所以孔子說,「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朋友先施之」。這就是說,儒家的修身之道離每個人都很近,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人,我們有家庭關係、工作關係、朋友關係等等。這些關係怎麼處理,孔子都談到了。

整個儒家體系就是明德向善的。弘揚傳統文化要抓住精髓,既要禮的形式,更要禮的內涵。為什麼要講「禮」?禮就是秩序。為什麼要仁?因為秩序制定了以後,不一定就能得到遵守。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如果沒有遵守禮的自覺,那麼禮怎麼辦?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不遵守社會規範,就是修養不夠。如何能讓人們具備應有的修養?這就是儒家「仁」的要求。

傳統文化教育是一種道德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楊朝明認為,這也包含諸如「企無德不盛」「家無德不旺」等涵意。試想,一個世代興盛的家族,是不是一定有好的家風、好的族訓與家規?一個百年老字號的企業一定有好的企業文化。楊朝明說,德決定於道,道就是價值觀、是非觀。如果價值觀混亂,是非觀扭曲,德作為一種行為方式就失去了標準。價值體系的正確才能保證行為規範的正確,如果價值體系混亂了,天下無道了,那麼一定就是禮崩樂壞。孔子所處的時代就是「天下無道」「禮崩樂壞」的時代。正確理解儒家思想體系,弘揚正氣,然後才能德風大盛,才能世風向善。要走向善,必須明明德,必須價值觀正確。

中國傳統文化關鍵是人的培養

《大學》開篇即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楊朝明認為,傳統的「大學之道」就是成人之道。他說:「中國傳統文化實際上是人的培養,就是人的社會性內涵的充實,是人的心性的成長。傳統文化的傳承目標就是追求社會的至善,這是通過明德、新民進而才能達到的一種理想境界。」

中國傳統的教育分為「小學」和「大學」。這個「小學」是「小子之學」,是關於小孩子的教育,讓孩子學習怎麼做;「大學」跟現在的大學概念有所區別,以前的大學是「大人之學」,就是「成人之學」。這裡的「成人」並非一個年齡概念,而是一個文化概念。一個人只有具備了社會人的特質才算成人。成人指的是人的社會性,與社會性相對的是人的自然性。所謂「自然人」,指的當然是人的自然屬性。顯然,人不能僅僅是自然的人,從這樣的角度,早期儒家思考問題的邏輯起點就是「人禽之辨」。孟子講,「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人和動物如果沒有區別的話,人只是一個純粹的自然人。純粹的自然人要變成社會人,就賦予了社會性,就要充實成人之德。人處在社會關係中,就屬於某個家庭、某個單位或團體、某個國家和民族。當一個人的人性健全後,這才算一個社會人。

大學之道培養社會人,社會性使人成為一個完善的社會人,但是大學和小學兩者之間又是相互聯繫的。小學學的是「是什麼」「怎麼做」,到了大學就要了解「為什麼」。小學學習「洒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禮、樂、射、御、書、數」實際上是小學六藝,是小孩學的基本技能。小學的課程就是讓孩子懂這些東西,雖然他們不知道為什麼,但是他們知道怎麼做,如見了老人要有禮貌,見了國旗要行禮等,雖然他們還不能深層地理解為什麼尊老、為什麼愛國,但要培養這種情感。而到了大學,就要知道其中的為什麼,為什麼要愛國,為什麼要尊長。大學就是一種「明禮」或「明理」的教育。每個成人都應達到明理向善,把好的德行向外、向下傳播。孟子談善端,善端就是明德,明明德就是把好的德行放大,也就是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鼓舞人。比如,孟子曾經舉例子說,一個小孩將要掉井裡,這時候誰都會救。那麼,為什麼呢?孟子分析說:這不是為了與他父母交朋友,也不是想得到周圍人的誇獎,更不是不喜歡孩子掉到水裡的聲音,而是因為人都有惻隱之心,不忍心見到孩子受傷害。而且,人不光有惻隱之心,還有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當把這些好的德行放大開來時,就能明德。明德就是修身,由修身到推己及人叫新民,最後達到至善。

大學之道如何實現?在楊朝明看來,早期的儒家早已論證清楚:必須遵從教育的規律,教於當教之時,這就是「適時而教」。適時而教就要求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中小學、青少年時代是教育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就是「當教之時」,因此,這時期學校的德性教育極其關鍵,在整個社會教育中特別值得重視。

教育自然包括正反兩個方面,正面教育為主,適當懲戒為輔。教育和懲處,大體相當於德與法的關係。在教育與引導的時候,不可缺少對某些不良現象的嚴厲懲處。要制定規則,嚴格執行規則。規則只要通過、公布了,就必須遵守。如果沒有規則、沒有規矩,任何事情也辦不好,就會亂象叢生。儒家講禮,禮是德與法的有機統一。禮是社會的一個運行系統,包括社會規章、行為規範的許多方面。不能一提到傳統文化好像就是學者的事情,就是行行禮儀、穿穿禮服,讀讀經典之類,而應該是全社會的聯動。

楊朝明特別提到了一百多年前柳詒徵先生說過的一句話:「今日社會國家的重要問題,不在於信不信孔子,而在於成人不成人」。不是嗎?那些破壞社會國家的行徑,「皆不成人者之所為也」。要改變這種現象,要建設新的社會、新的國家,就必須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使「人人知所以為人」,也就是讓每個人知道作為一個社會的人應當如何去做。作為一個人,他不僅僅是作為一個自然人而存在,還應該是一個社會人,需要對社會負責,需要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義務與責任。孔子儒家的思想就是這樣一種修身學說,是為「成人」的過程提供指導。一言以蔽之,弘揚傳統文化就是如何做人的問題,當所有人都把做人的問題解決了,這個社會就一定充滿愛。
 
中華新聞記者協會研究發展部部長  蔡豐名 資深藝術家收集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