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如何鑑賞一幅好名畫

禪易畫會會長  藝田畫會執行長    (台灣)中國藝術協會 副理事長   蔡豐名  作品 入編 于 [ 麗田 千藝 ] 藝術專刊 .

一幅好的畫,從藝術上來說,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看:一是畫的本身,如風格、構圖、筆墨、色彩。二是落款,如位置、字體、大小,與畫本身的搭配一致性,具有一定的書法水平。三是印章,如風格、大小、流派、陰陽文印章的搭配、蓋印的位置、文字的正確與書畫的統一。 


自明清以來,印章作爲書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爲定式。

 
一個全面的畫家,應該有書畫的理論,通曉書法、畫法、篆刻,而且具有嫺熟的技法。一些著名的畫家即是這樣,如張大千、傅抱石、齊白石、吳昌碩、趙之謙、高鳳翰等。
 
他們不僅精書畫,而且自己也會治印,由此他們使用的印章更能與自己的繪畫作品相配合,達到更完美的和諧、統一。
 


書畫上的印章,主要分爲三類:一、作者本人的印章。二、題跋人的印章。三、收藏、鑒賞人的印章。在這些所使用的印章中又分爲三個方面:一、姓名、字型大小、齋館、堂號印.二、閑文、吉語、警句印。三、收藏、鑒賞印。

 
姓名、字型大小印:一般蓋在作者名字的下方或左右。齋館、堂號印一般蓋在款字的四周或款字的下方,也有用作迎首,蓋在右上角。閑文、吉語、警句印,一般蓋在書畫的左右下角,作爲押角,也有用作迎首。收藏、鑒賞印一般蓋在書畫的左右下角空處,或無礙書畫作品本身的空白處,也可以蓋在書畫以外的裝裱上。也有蓋在書畫最顯著的位置,以示自己的權威,如乾隆、嘉慶皇帝等。
 


鑒賞書畫,主要從作品的風格、筆墨、色彩、構圖、章法、畫法、印章、紙張、裝裱、題跋等方面來觀察,其主要的方面還是書畫的本身及書法、印章。

 
印章作爲鑒定書畫的一個主要方面,是必須重視的,因爲每幅畫上大多有印。
 


凡印章與現在我們定爲真迹作品上印章完全一致的,就存在了真迹的可能性。當然這不是惟一的標準,只是鑒定的一個方面,特別是自清末以來,西方照相製版傳入我國,使得複製、翻版印章可以與原印幾乎完全一致,這就不能僅以印章方面來鑒別書畫。如果一幅清中期或以前時期的作品上的印章與可知確爲真迹上的印章完全一致,其他方面又無疑問,基本上就可以定爲真迹。因爲在一般情況下臨摹複製印章,人工的仿刻總會多少與原印有所不同,印章是極難仿製得與原印一模一樣的。如果是清末以後的書畫作品,就要從多方面,更加慎重地鑒別。
 
 
  從印章鑒別上,會出現所見印章與真迹印章的一些差異。
 
  如印文的粗細,邊框的寬窄、破損,印迹的清晰與模糊等不同。
 
  這可能有以下的原因:一方印章初用和久用會有所不同,初用的印章,字迹會清楚一些,印用久了,由於擦拭、磨損、磕碰,會使印章的清晰程度發生變化。印泥的好壞、質量、新舊、濃淡、幹濕等也會使印章鈐蓋後産生不同的變化。邊框的寬窄與蓋印時的用力和下墊物有關,有時會産生寬窄不同的變化。印章石質較軟,用久了會有磨損或磕碰,也會使印章邊框四周,産生一定的變異。


印迹的清晰程度又與使用印章的人手法有一定的關係,有人蓋印用力大,有人用力小,有人稍加搖晃,下墊物的質量與多少,天氣的冷暖印泥的變化,久置不用的印泥與經常使用的印泥,這些都會使鈐出的印章效果不同,有的人還在剛蓋過印章的印迹上撒上一些白粉或色粉,以防止書畫作品擠壓時的沾汙。使用的印章,經常擦拭或刷洗也會與不經常擦拭、刷洗的印章蓋出的印迹有所不同。
 
  所需鑒別的印迹,只要與已知真迹印章大小一致、印文的文字筆畫位置一致,基本上就可以了。
 


  一幅名家的書畫作品,其印章也應該具有一定的藝術水平。如果印章很差,則有贋品的可能。印章的藝術水平,主要從書法、章法、刀法上來辨別,特別是文字上不能有錯誤,一個著名的書畫家,是不可能經常出現寫錯字,用錯字的現象。

  
  鑒別印章還要看印泥的色澤,一幅古畫印章的顔色,雖然可能是鮮豔的,但它還會有飽經歲月,曆盡滄桑的變化,顔色會變得渾厚而沈著,印泥由朱砂製成,朱砂顔色穩定,但曆久的印迹也會發生一些變化,雖然變化很小。黃金性能是穩定的,但新製品的黃金與傳世多年的黃金還是會有所不同。所以古代書畫上印章的色澤不可能與現代人作品上的印章色澤相同。
 

  還有一些古書畫上的印章,找不到真迹作品上的印迹來參照。這就要從印章的篆刻水平上來分析,是否與書畫作品的時代風格相一致,還要從印章的新舊程度和內容上來分析。如果這些方面都沒有問題還要從印章以外的各個鑒定方面綜合評定,最後得出結論。


  現代的很多書畫家,往往繼承傳統不夠,基本工較差,總想標新立異自創風格,只重構圖,不重筆墨,沒有書法的基礎,更對篆刻沒有研究,通過印章來分析作品,幾乎是極困難的,他們的印章由別人代刻,蓋在自己的作品上,至於風格是否協調一致,那就只有因人而異了。現代的印章照相製版技術已達到了真假難辨的地步,因此單單通過印章來鑒別某件書畫作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每個時代的藝術品有每個時代的風格特徵,印章也是這樣,書畫上的印章必須與時代風格相一致,如不這樣,必然是贋品。如清代中期以前的書畫作品,不可能出現甲骨文字的印章。
 
 現代的印章,大部分猶如現代的書法,字數少,變化大,怪誕,變形,只重變化,缺少傳統,也許是時代節奏的加快,也許是受到海外的影響等因素,使現代大部分印章,只重刀法,不求對稱,只求均衡,不重功力。現代印章能否在中國歷史上留下燦爛的一頁,還有待歷史的評說。( 本文摘錄於中華博物網站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